来源:长沙晚报掌上长沙
【资料图】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4月17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云龙 通讯员 刘小白 袁康龙)15岁的高一女生欢欢(化名)上课时突然说不出话来,以为是受凉导致,吃感冒药、打针、做雾化却收效甚微。在湖南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她被诊断为“癔症性失音”。今日,该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肖旭平教授表示,多数患者突然说不了话,是短时间内过度劳累、压力大、焦虑、悲伤等造成,科学用嗓应注意14个方面。
嗓音号称是“人类的第二张面孔”,两个月前,长沙浏阳市15岁的高一女生欢欢上课回答问题时,突然说不出话来,喝水、清嗓都不管用,越急越说不出来。她以为是受凉导致,但吃感冒药、打针,还做了雾化都收效甚微。因为无法与同学、老师交流,欢欢变得十分内向。焦急的家长四处打听后,近日带她来到湖南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接诊医生仔细检查后,诊断其为“癔症性失音”,建议她接受专业的嗓音训练。
嗓音训练师康婷通过询问病史,对其喉部肌肉、呼吸、发音、共鸣、心理进行评估,并结合喉镜、嗓音分析等检查结果后,为欢欢制定了心理辅导+嗓音训练的治疗方案。4月15日,做完第三次治疗的欢欢恢复了以前清脆、响亮的声音,重新燃起对未来的希望,家长对此感激不已。
肖旭平教授表示,突然说不了话这种情况在临床上被称为“癔症性失音”,是由心理应激引起的过度反应,与人的经历、个性有一定关系;多数患者是因为短时间内过度劳累、压力大、焦虑、悲伤等造成。这种发音异常是功能性的,经过专业的心理辅导和嗓音康复训练就可以恢复。如果不尽早到医院进行科学的心理辅导和嗓音训练,患者容易出现心理方面的问题。
肖旭平提醒,科学用嗓应做到:不要大声说话、喊叫、争吵;唱歌时不要发过高或过响的音(飙歌);不要长时间使用耳语说话;用嗓前喝温开水,保持咽喉黏膜湿润;说话不要怪声怪气;连续说话时间不宜过长(30分钟内),嘈杂环境下少说话;少食辛辣、油炸食物及咖啡,忌烟、酒、槟榔;不熬夜;感冒、月经期、身体疲劳时少说话;克服清嗓子的习惯;说话时,响度和速度要适当;尽量不去噪声大、污染、干燥的环境;睡前3小时内尽量不吃东西,尤其是容易引起腹胀的食物,避免返流性食管炎;发现无原因声音嘶哑及声音嘶哑2周以上,请及时到医院看喉科医生。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