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助力农业绿色发展

首页 > 资讯 > 正文
2023-08-30 05:18:18

来源:新华日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 本报记者张宣实习生仲元萍

“今年是我们用生物降解地膜的第三年,第一年选用市售的地膜,感觉技术还不是很成熟,但去年开始我们使用生物降解地膜后,抑草效果优良,大大节省了人工拔草成本。今年我们将继续增大使用面积,明年全面推广!”进入处暑节气,正是水稻秧苗拔节孕穗的好时机,作为苏州市最大的有机稻米生产基地,昆山丰产坊农业专业合作社呈现出一派喜悦的气象,合作社负责人董卫华看到水稻封行后生物地膜已经降解。

水稻覆膜湿润栽培是运用生物降解地膜覆盖的新型水稻种植模式,抑草节水增产优势突出,契合水稻产业绿色转型发展需求。虽然国际市场上陆续推出一些降解地膜产品,但由于成本高昂且与我国农业生产需求的匹配性不高,令我国农民望而却步。

“能不能把降解地膜成本减下来?”2011年,苏州大学高分子材料学专业毕业的徐磊入职江苏省农科院农用新材料团队。带着学科交叉融合的眼光,他敏锐地发现这是一个需求巨大的新领域。“我们尝试过很多途径找到一种改性方法,把秸秆跟高分子材料融合在一起通过成型技术制成秸塑复合生物降解材料。”徐磊副研究员说。2020年初,在团队的不懈努力下,新型生物降解地膜终于研发成功,当年推广应用量达300吨。“在田间土壤特定环境下,生物降解地膜可通过微生物作用在一定时间内降解,最终化为水和二氧化碳回归大自然。”徐磊说,生物降解地膜在大蒜、花生、甘薯以及芋头等作物的应用上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增产幅度可以达到7%—26%,而最近生物降解地膜又在为水稻生长提供绿色高效的抑草技术方面取得新突破。

那么,生物降解地膜是如何从地下根茎类作物走向水稻的呢?

“你们的生物降解地膜在甘薯和花生上用得这么好,有没有可能用在水稻上?”2020年,昆山丰产坊农业专业合作社在媒体上看到生物降解地膜的相关报道以后,负责人董卫华联系徐磊,抱着试试看的想法,铺覆地膜试种了5亩地。但仅仅一个月时间,地膜就开始裂解了,新的杂草开始长出来,生物降解地膜与水稻的第一次牵手以失败告终。

为什么一个月时间就降解了?到底这一个月生物降解地膜在稻田中经历了什么?这时徐磊他们才意识到,在稻田的湿热环境下,特别是在淹水环境下,生物降解地膜的性能表现将会发生重大的改变。

2022年开始,徐磊团队依托江苏省生物质复合材料与增材制造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为水稻种植专门设计生物降解地膜配方。经过多轮试验,团队成功筛选出了具有抗水解作用的基础原材料,并形成了水稻专用生物降解地膜,与普通降解地膜相比在水稻种植场景中功能期延长了50%。当水稻封行以后,生物降解地膜刚好开始裂解,功能期与水稻的覆膜需求匹配,正好为水稻的拔节、抽穗等重点环节提供了非常好的支撑。徐磊团队带着新技术与新产品,一鼓作气又在苏北、苏中、苏南各布了两个实验点,以期研发的生物降解地膜可适配江苏不同区域的水稻生产需求,“如果实验成功,今后将为我们全国北到东北、南到海南,不同区域的水稻生长提供绿色高效的抑草技术。”

标签:

THE END

相关热点

6月20日,资本邦了解到,一改上周的强势走势,今日,新东方在线(01797 HK)及新东方(09901 HK)H股股价均下跌。截至港股收盘,新东方在线跌32
2022-06-20 17:29:10
新华社电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近日发布《上海市密室剧本杀内容备案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并截至12月8日面向社会公众广泛征求意见。这
2021-11-19 13:46:03
《中国证券报》17日刊发文章《备战2022 基金经理调仓换股布新局》。文章称,距离2021年结束仅剩一个多月,基金业绩分化明显。部分排名靠前
2021-11-19 13:46:03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 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货车ETC发行服务有关工作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
2021-11-19 13:45:58
新华社北京11月17日电 题:从10月份市场供需积极变化看中国经济韧性新华社记者魏玉坤、丁乐读懂中国经济,一个直观的视角就是市场供需两端
2021-11-19 13:45:58
全国教育财务工作会议披露的消息称,2020年,中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达4 29万亿元,占GDP总量的4 206%,我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
2021-11-19 13:45:48
如果你也热爱“种草”,前方高能预警!让你心心念念、“浏览”忘返的网络平台,可能早已成为一块块“韭菜地”。近日,据《半月谈》报道,有...
2021-11-19 13:45:48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描绘了未来5年信息通信行业的发展趋势。《规划》指出...
2021-11-19 13:45:40
本报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周围围)2021年快递业务旺季正式拉开帷幕。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仅11月1日当日,全国共揽收快递包裹5 69
2021-11-19 13:45:40
人民网曼谷11月17日电 (记者赵益普)17日上午,中国援柬埔寨第七批200万剂科兴新冠疫苗抵达金边国际机场。当天,柬埔寨政府在机场举行了
2021-11-19 13:45:35
金坛压缩空气储能国家试验示范项目主体工程一角受访者供图依托清华大学非补燃压缩空气储能技术,金坛压缩空气储能项目申请专利百余项,建立
2021-11-19 13:45:35
视觉中国供图42亿立方米据有关部门预计,今年山西煤炭产量有望突破12亿吨,12月份山西外送电能力将超过900万千瓦,今冬明春煤层气产量将达4
2021-11-19 13:44:34
14省份相继发布2021年企业工资指导线——引导企业合理提高职工工资今年以来,天津、新疆、内蒙古、陕西、西藏、山东、江西、山西、福建、四
2021-11-19 13:44:34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1月18日电 (记者 谢艺观)“一条路海角天涯,两颗心相依相伴,风吹不走誓言,雨打不湿浪漫,意济苍生苦与痛,情牵天下喜
2021-11-19 13:44:31
近日,交通运输部等三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货车ETC发行服务有关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到,对不具备授信条件的用户,商业银行可在依法合
2021-11-19 13:44:31
欧莱雅面膜陷优惠“年度最大”风波 涉及该事件集体投诉超6000人次美妆大牌双十一促销翻车?近日,因预售价格比双十一现货贵出66%,欧莱雅
2021-11-19 13:44:13
43 6%受访者会在工作两三年后考虑跳槽54 3%受访者认为跳槽对个人职业发展有利有弊如今对不少年轻人来说,想对一份工作“从一而终”不太容易
2021-11-19 13:44:13
超八成受访青年表示如有机会愿意开展副业 规划能力最重要64 4%受访青年指出做副业跟风心态最要不得如今,“身兼数职”已成为年轻人当中的
2021-11-19 13:44:01
发展氢能正当其时【科学随笔】氢能是一种二次能源,它通过一定的方法利用其他能源制取,具有清洁无污染、可储存、与多种能源便捷转换等优点
2021-11-19 13:44:01
“千杯不醉”的解酒“神药”能信吗?专家:网红“解酒药” 其实不算药俗话说,“酒逢知己千杯少”,酒一直是国人饭桌上至关重要的存在。尽...
2021-11-19 13:43:57
最新文章

相关推荐